今日热门!26小时超长“短视频”也能吸粉
26小时超长“短视频”也能吸粉(主题)
(相关资料图)
在短视频的时代,为了争夺受众的碎片化时间,视频长度以秒为单位,恨不得60秒讲完一个故事、15秒输出一个观点。90后程序员杨利辉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一边写程序,一边做历史博主,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挑战观众刷视频的习惯:他讲述五代十国史的视频长达26小时,讲述中晚唐史的视频有20小时。没想到,这两条视频的播放量都超过5000万,其中一条获赞超88万。
杨利辉在上海一天的生活是这样度过的:每天朝九晚六的程序员工作结束后,回家吃完晚饭就上床睡觉。午夜醒来,脑子清爽,又无人打扰,他变身历史博主,查资料、写稿、制图、做动画,直到天蒙蒙亮,小睡一会儿就该上班了。网友“催更”催得紧时,他有时会工作一个通宵,洗把脸直接去上班。在程序员工作之余,他每周要生生“抠”出40小时做视频。
忙碌而自律的生活,杨利辉乐在其中。他说:“大家对程序员的刻板印象可能是‘加班’‘脱发’,实际上,程序员写代码的时候很过瘾,可以创造一个完全由自己掌控的世界。做历史博主也一样,我感觉历史上的王侯将相如同一颗颗棋子,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他们的故事。”
超长视频填补空缺
“兄弟们,记得连Wi—Fi”“听着睡着了,醒了还有十多个小时”“你是不是对‘短视频’有什么误解?”这是杨利辉做的26小时视频《五代演义》下的评论。
杨利辉的回答是:“没有误解,只是相对佛系。”
他出生在安徽阜阳,从小喜欢历史,大学读了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做了程序员。2019年在上海工作时,杨利辉萌生了成为历史博主的想法。最直接的刺激是,他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五代十国的分析帖,漏洞百出。他想找可以纠正这些错误的资料,但在网上却找不到合适的普及视频,于是决定自己出手。
为此,杨利辉重新通读了新旧《五代史》《资治通鉴》《新唐书》《旧唐书》《辽史》等史书原著,试着拼凑和还原五代十国和中晚唐历史。一开始,他的每段视频时长10到15分钟,一周更新一次,两年讲完了五代十国历史,渐渐积累了一些“粉丝”。有人觉得看得不过瘾,也有人说不知道从哪里看起。
于是,杨利辉决定将它们整合成一部超长“连续剧”。
杨利辉的视频不追热点,注重将冷门的历史故事原原本本呈现在网友面前。在讲中晚唐的20小时视频中,有20多讲内容没头没尾,十分枯燥,但为了这段历史的完整性,杨利辉还是将这些内容展现出来。“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还原一段历史,让观众自己去评价。”
26小时的超长视频,网友真的会看完吗?有多少是来凑热闹的?杨利辉告诉记者,这个视频的播放量超过5000万次,真正“完播”的有小几万人。但收藏这个视频的人有37万,许多人每天看一点,进度条正在持续推进。
“值得欣慰的是,他的视频证明了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还有人对成系统的知识有很大兴趣。”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说,“中国14亿人,哪怕喜欢中晚唐和五代十国史的人比例很小,绝对数字也很庞大。这一块的科普产品太缺了,杨利辉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
历史老师拿来当课件
杨利辉心中那颗关于历史的种子,是爷爷播下的。
小时候,爷爷在茶余饭后经常给他讲北宋杨家将的故事。“大郎替了宋太宗,二郎替了南清宫,三郎马踏如齑粉,四郎失落在辽邦。”小小的杨利辉听得满是疑问:宋太宗是谁?南清宫八贤王又是谁?辽与宋的关系是什么?
他一头扎进史书,如饥似渴。初中毕业,他已通读北宋薛居正监修的《旧五代史》和欧阳修撰写的《新五代史》。“读历史让我了解我们的祖辈、父辈如何一路走到今天,这其中承载着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它教会我们传承和反思。”
现在,轮到杨利辉给儿子讲故事了。儿子快9岁了,爸爸的视频每讲必看,是忠实“粉丝”。和自己当年一样,儿子也总爱问“为什么”。成为历史博主的第一年,粉丝积累得很慢,也没有太多收益。“我就想,哪怕没人看也要做下去,就当是给儿子的一份礼物,把我知道的历史故事讲给他听,就像当年爷爷讲给我听一样。”
如今,杨利辉在抖音上已有80多万粉丝,许多历史爱好者在他的视频下“集合”。不少中学历史老师给杨利辉发私信,说会在课上给学生放杨利辉的视频。喜欢杨利辉的网友组建了微信群,经常在群里聊历史,不少网友还加入了他的视频制作。如今视频中不同历史人物的配音,就由网友们义务完成。
高手在民间。每次发出一个新的视频,前两个小时,杨利辉守在电脑前紧盯着屏幕,如同等待“审判”。他犯过一个低级错误:唐朝有个宰相叫于頔,他查阅的一本书上误印成于由页,照搬到视频里,结果被一个几岁的孩子发现了。“这个孩子刚开始看我视频的时候才5岁,现在8岁,有非常丰富的历史知识。他的父亲、表哥都是我的粉丝。就是他们的存在不断督促我掌握更扎实的历史知识,制作更考究的视频,这样才不会辜负他们的信任。”
希望把古籍转化成音视频
成为历史博主的过程中,杨利辉遇到过不少困难,口音重是一大障碍。一开始,不少网友介意他普通话不标准,他也曾刻苦练习,但成效不佳,只能接受,拿口音当特色。
虽然“硬伤”明显,但杨利辉的优势也很突出。程序员的身份,给了他很大帮助。今年过完春节,他用一个多月建立了中晚唐和五代十国史料数据库,提升资料检索的效率和准确率。
为吸引网友看下去,杨利辉绞尽脑汁。五代十国没有耳熟能详的经典战役,也没有人尽皆知的历史人物,如何讲好故事?杨利辉决定,以地图为支点,呈现历史变迁。“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我希望通过演绎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还原这段历史。”到目前为止,杨利辉已经制作400多张五代十国的地图。
对软件工程师来说,GIS软件和PS技术并不困难,困难的是确定地形地貌和地图上的国界、州界、县城和军号。为此,杨利辉不断查阅史书、会要和县志。除了静态地图,他还制作了动画,哪怕一场最小的战役,行军路线、故事推进都要精确落实到每一帧画面上。目前,杨利辉正在研究如何用模块化、程序化的方式自动生成地图,这将大大提高效率。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他有个大胆的想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古籍批量转化成现在流行的音频、视频。“互联网时代,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希望能把古籍转化成现代人喜欢看的形式。”(记者 吴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