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微头条丨教育部、中消协提示:校外培训有风险,报班需谨慎

东方资讯 2023-03-13 17:20:23


【资料图】

齐志明

2022年,一些学生家长在校外培训机构捆绑销售、充值赠送等促销手段的诱导下,超时段、超限额支付培训费用,带来“卷钱跑路”“退费难”风险,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教育培训服务投诉近7万件,高居服务类第三位;对此,教育部、中国消费者协会督促指导各地积极化解,切实维护家长合法权益。为切实减少新学期消费侵权事件,特提醒广大家长和学生,要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理性选择培训机构,理性支付培训费用。

(一)理性选择培训机构。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未取得主管部门发放的行政许可,或以个人名义开展“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等违规培训,这类培训既无资格资质、无质量保证,又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为方便家长查询,教育部开通了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家长可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选择具备资格资质的校外培训机构。

(二)签订规范服务合同。广大学生家长在缴纳培训费用前,要与校外培训机构签订由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特别要关注涉及课程、从业人员、费用的条款,明确约定退费情形、退费方式,同时索取正规发票并妥善保管。

(三)理性支付培训费用。请学生家长在支付培训费用时,不要支付超过3个月或60个课时的费用;非学科类培训一次支付不超过5000元限额的费用,避免退费纠纷和“卷钱跑路”风险。同时,要警惕以“充值赠送”等方式诱导超时段、超限额收费。要注意缴费安全,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完成培训缴费,切勿通过转账或现金等方式将培训费用支付给除预收费资金监管账户以外的任何账户。

(四)警惕机构虚假宣传。一些培训机构为获得最大客源、获取最大利益,刻意夸大宣传培训效果、培训成绩、从业人员力量。建议家长和学生“三思而后行”,实地考察培训机构的办学场所、从业人员力量、经营情况、设施设备等情况后,再做决定。

2023年,教育部、中国消费者协会将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校外培训“平安消费”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培训收费行为、强化校外培训预收费资金监管、加快校外培训消费纠纷化解、加强消费教育指导、严肃查处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切实维护学生及家长合法权益。同时,请广大学生家长“擦亮眼睛”,提高消费权利意识、消费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违规培训,对违规培训进行监督举报,共同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校外培训消费环境。

x

热门推荐

世界微头条丨教育部、中消协提示:校外培训有风险,报班需谨慎

2023-03

太阳电缆:我司目前没有超导电缆相关产品-天天实时

2023-03

甲型流感有何特点?重点人群如何预防?——医学专家解答甲型流感防治热点问题|今日要闻

2023-03

黄金股早盘普涨,截至发稿,招金矿业(01818.HK)涨6.52%,报8.92港元 焦点热文

2023-03

【天天播资讯】硅谷银行与雷曼倒闭的情况不同,后续影响有待观察。长期看,不用担心中国的银行

2023-03

世界要闻:穿越类的小说_穿越文排行榜

2023-03

哈哈大笑的拼音的读法

2023-03

六个月宝宝一天吃几回宝宝辅食好_当前热讯

2023-03

今日播报!梅西13次助攻成五大联赛本季助攻王 加尔蒂埃梅西姆巴佩有很强求胜欲和大家追逐第11个冠军

2023-03

环球速读:广西去年公积金住房消费占提取总额近八成

2023-03

推荐阅读

山西2021年度发放国家助学贷款逾29亿元 助40万名学生圆大学梦

2021-12

伪造事故赚取“差价” 机动车骗保成诈骗犯罪重灾区

2021-12

内蒙古满洲里新增确诊34例

2021-12

张家口崇礼全力做好冬奥测试赛服务保障工作

2021-12

咖啡、啤酒、盒饭……早出晚归的打工人 寒夜的便利店有故事

2021-12

云南涉疫医疗废物实现“日产日清”

2021-12

对话“贩毒”母亲:不认罪正申诉,盼抗癫痫药物氯巴占可合法购买

2021-12

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晓黎被开除党籍

2021-12

湖北省委政法委原副巡视员汪宗兴接受审查调查

2021-12

利用游戏平台设线上赌场 江苏一犯罪团伙涉非法牟利数百万元被连锅端

2021-12